埋线针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,从此不再l

时间:2021-11-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戳“阅读原文”我们一起进步什么是面神经炎

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,导致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周围性面瘫。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但以20-40岁最为多见,男性多于女性。

病因

①急性病毒或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免疫或变态反应,常见有疱疹、腮腺炎、麻疹、流感、巨细胞病毒及风湿等,但无有力证据;

②遭受寒冷、外伤、中毒等多种因素侵袭,导致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,致该神经组织缺血、水肿、受压而致病;

③外周因素致使面神经麻痹,如茎乳孔内病变、外伤,对面神经的压迫或血循环运行障碍等。

诊断要点

(1)起病突然。

(2)患侧眼裂大,眼睑不能闭合。流泪,额纹消失,不能皱眉。

(3)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、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。

(4)根据损害部位不同,临床表现为:①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时,应有舌前2/3味觉障碍;②损害在蹬骨神经处,可有听觉障碍;③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处,可有乳突部疼痛,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;④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,可有泪液、唾液减少。

典型病例

患者,女性,40岁,年10月就诊,患者自述突然起病,下颌角,耳内,乳突区疼痛,面颊动作歪斜,表情不自如。

检查:查体见左侧眼裂大,眼睑不能闭合,不能皱眉,鼻唇沟变浅、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。

诊断:面神经炎。

治疗:采用“痹五针”治疗。患者取仰卧位,埋线部位按要求用碘伏常规消毒,初次治疗以痹五针为主,后期辨证在痹五针的基础上辨证取穴;病程较长者,可在埋线针刀治疗过程中配合艾灸治疗。

定点取穴:“痹五针”之蝶腭神经节点(颧弓下缘、下颌骨乙状切迹内、髁突与冠突之间略下方1-2cm处);星状神经节点(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略下方处);翳风点(在颈部,耳垂后方,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);颊车点(下颌角前上方,耳下大约一横指处,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);合谷点(在手背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)。

操作手法: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

愈后:明显改善患侧面颊动作歪斜,表情不自如症状。

治疗意义

埋线针刀疗法之“痹五针”具有疏通经络疏经,行气活血,补虚益气,祛风化痰的作用,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神经压迫症状,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。从而恢复患处的动态平衡。

扫码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zkgmz.com/jbyf/1155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