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://m.39.net/pf/a_5779550.html 最近小编听到很多家长都在说,发现自家孩子经常无意识地眨眼,尤其是在感冒后或者在看电视和情绪紧张的时候,眨眼的频率会更大。 导致孩子经常眨眼的原因 1、眨眼是抽动症的早期典型症状之一,频繁眨眼的儿童有80%的可能是因抽动症导致的; 2、神经性眨眼,由于支配眼轮匝肌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,频繁收缩导致的孩子眨眼; 3、外界刺激所致,如强光刺激、眼部敏感,长期看电视或玩手机、电脑,同样也会导致孩子频繁眨眼的行为; 4、习惯性眨眼,其中不排除孩子因模仿他人眨眼动作而养成眨眼的习惯。 什么是抽动症?为何发病率如此高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,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或抽动秽语综合征,是指以头颈部、躯干及四肢不自主抽动,以及爆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发育行为障碍。 它的高发人群中,男女比例达3:1,其中早产和剖腹产的胎儿更为多发。抽动症的发病年龄主要在4~12岁,患儿还可能伴有注意力缺陷障碍、行为问题等并发症。 哪些原因会导致抽动症的发生 生活环境、家庭因素、情绪哀乐、气候条件等,都是可能影响抽动症发生的因素。除此之外,母亲在孕期有吸烟(包括二手烟)、饮酒等习惯,或者孩子患有围产期脑损伤、脑功能障碍等情况,也可能导致抽动症的发生。 我国抽动症患儿现状 1、误诊率高 误诊误治比例偏高,不少家长意识到孩子有问题,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。导致有不少抽动症孩子被不同科室的医生误诊为眼结膜炎、面神经麻痹、咽炎、哮喘等,耽误了病情的治疗。 2、时间越长,伴发症越严重 由于抽动症的病程较长,发现后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很可能发生表面得到缓解,但实际症状反而加重的情况。调查显示,有50%的患儿合并有多动症,学习非常困难;有30%的患儿合并有强迫症;有20%~30%的孩子伴有重复动作、重复语言、刻板动作、自伤或猥亵行为。(数据来源.中国妇女报) 早期抽动症该如何防治 1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抽动行为与情绪、心理因素密不可分。多数患儿情绪紧张时抽动行为有所加重,放松时又减轻,在睡眠时还会消失。如果父母时时处于“备战”状态, |